新闻动态

30年再聚首 相关学院校友返校日活动精彩纷呈

发表于:2020-08-28 阅读:

三十载重逢母校话真情,千万里再聚师大谋发展。7月底,随着我校1990届校友“毕业30年返校日”联谊活动的成功举办,我校1990届校友们回到所在学院,参加“回访院系”活动,共忆青葱岁月,共话别后情谊。

——马克思主义学院。7月25日上午10点,政教系1990届毕业生毕业30年回访母院师生见面会在文澜楼B段一层田家炳报告厅举行。时任系领导党总支书记康双成,时任教师代表金延、郭欣根、岳中峰、常云昆、王俊拴,时任辅导员刘锋,国际商学院、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班子领导解勇国、杨静、思培峰,李有谋、李晔、王蓓、刘冬,屈桃、张亚泽、刘力波、吴朝,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室主任康楠、组织员张倩,政教系1990届返校校友参会。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闫文浩主持。

会议伊始,与会嘉宾观看了由30年前老照片剪辑而成的政教系1990届《青春的记忆》视频。随后,闫文浩对与会嘉宾作了介绍,并受时任校党委副书记、系党总支书记武国玲,副校长、系主任宋文周以及袁奋光、马云霞等老师的委托,转达对校友的祝愿。毕业生代表为与会的时任系领导、教师和辅导员献上鲜花,表达对授业恩师的感谢和对老师的美好祝福。

时任政教系教师代表郭欣根代表时任教师对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他分享了过去30年来学校和学院的变化,并自做诗歌表达感恩母校的心声。时任辅导员刘锋对校友们返校联谊、共谋发展表示衷心欢迎,并分享了当年校园生活的小故事,会场上欢笑连连,掌声不断。

政教系1990届1班李宏天、2班高振岗代表政教系1990届同学发言。李宏天在发言中感谢母校的培养,并表达了三点期许:希望校友们珍惜同窗情、师生情,不断增进友谊;互通信息,不断加强交流与合作;有空常回母校看看,互诉衷肠。高振岗从厚道重行、责任担当、情感情怀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体会和感想,并向母校、母院、恩师、同窗和全体志愿者表示感谢。

师生见面会结束后,校友们在学院党政领导的陪同下,依次走访参观了国际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随后,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五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中心召开了简短而温馨的政教系1990届毕业生毕业30年回访马克思主义学院座谈会。会议由闫文浩主持。

学院院长任晓伟从学院发展、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社会声誉等方面介绍了学院发展情况。他表示学校、学院坚持把对学生人生成长、专业设置有启发意义的校友事迹融入到教学和学生的培养中,形成了学生培养的特有模式。他强调学校、学院的发展离不开校友的关心与支持,双方也正是在这种互动中建立起血脉联系。座谈会上,学院向各位院友赠送了精心制作的学籍纪念卡,院友向学院捐赠了用蓝田玉雕刻的“共产党宣言”书样。院友代表张西强发言,祝愿母校和学院的发展越来越好,表示会一如既往地做好“东道主”,为校友做好服务。

“作为陕西师范大学的一名毕业生,我真诚地感谢母校,感谢老师们,是您的哺育成就了今天的我”、“弹指一挥间,三十年光阴已过。重回母校,奋斗的青春依旧。感谢感恩,永生难忘。一日师大人,终身师大魂。愿师大的明天更辉煌”、“青春四载求学路,回首叁拾不了情。人生漫漫喜相逢,峥嵘岁月笑红尘”……校友们纷纷留言,写下对母校、学院的寄语,送上最为诚挚的祝福。

会后,各位校友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班子成员的陪同下参观学院。

——文学院。7月25日上午,文学院1990届毕业生毕业30年纪念大会在长安校区文汇楼A段111报告厅举行。文学院党委书记孙清潮,副院长苏仲乐、杨晓斌、王晓鹃、李跃力、王同亮,1990届毕业生辅导员李青林,以及1990届48名校友同聚校园、共话情谊。大会由校友高居红、张文利主持。

会议伊始,纪念片《致青春——缘聚三十年》翻开了回忆的扉页,在温情中拉开了序幕。“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学子对母校始终魂牵梦绕。文学院党委书记孙清潮代表学院致欢迎词。他首先对参与组织筹办这次大会的校友表示感谢。接着,他动情地回顾了三十年前的青葱岁月,感叹“相逢是青春年少,相见时却两鬓斑白”,30年来,校友在各自岗位上耕耘奋斗、力有所为,为我院增添了光彩,我院也始终以大家为荣!他向校友们汇报了今日我院各专业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显著成就。他认为,学院的发展离不开一届又一届的校友薪火相传,也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中文学子不懈突破。他希望,广大校友能够凝聚力量,弘扬“西部红烛”精神,共同为中国语言文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贡献力量。

之后,4位校友代表致辞。无论是无悔放弃繁华,扎根戈壁,为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荣光而感动的校友南文生,还是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奋战一线不断为祖国育桃李的校友王小红、赵向锋与陈刚,都是师大扎根西部、无私奉献的红烛精神的生动体现。他们感慨母校的变化之大,文学院的发展之快,回顾了三十年前的校园生活。王小红和赵向锋无法到场,通过视频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1990届毕业生辅导员李青林老师以“中文,给了咱什么?”为主题进行发言。他深刻阐述了自己对中文、对文学的理解,对我院培养了关心社会、奉献祖国的毕业生表示自豪。

为促进文学院学科发展和文化建设,中文系1990届全体毕业生向母校捐款7万元整,并向学院赠送礼物,表达对母校的深厚情谊。校友王凯华、张民锋、陈刚、韩启赠送屏风;校友郑生忠、刘兴民赠送书法作品;校友杜小翠、赵久莲等赠送了个人著作,也展示了工作成果。

阔别三十年,今朝再聚首,求学的时日匆匆而过,再相聚仍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岁月荏苒,情谊深深,母校和一代又一代的校友始终紧紧相连。此次校友毕业纪念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历史文化学院。7月25日上午,历史文化学院1990届校友们在学院志愿者的引导下前往教育博物馆参观,欢声笑语在肩并肩的前行中不时地传出,往日校园里的你来我往再次浮现在脑海中……

下午14时,1990届校友回到学院参加“心系师大传承梦想,志存高远拥抱明天——1990届校友回访母院”联谊活动,共叙师生情谊。学院时任教师代表赵世超、阎瑞生、王大伟、王国杰、曹维安、王成军、王双怀、徐日、郭高、王永安等10位教师及学院班子成员参加联谊会。会议由学院副书记程蕾主持。

首先,向校友们展示播放了2018级本科生为1990届学长、学姐们特别制作的《缘聚终南 情系师大——历史系1990届校友毕业30年聚会微视频》。接着院长何志龙代表学院师生热烈欢迎1990届校友返校,向多年来校友们对学校学院的关心表示感谢,并向大家介绍了学院近年来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和取得的成绩。

随后,时任教师依次和校友们进行互动交流,说说心里话:赵世超老师与同学们共同分享了他多年来的教学感悟,他讲到,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培养一种研究者的思维,要将基础教育与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使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够融入到培养历史学人才的实践中。阎瑞生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教导同学们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结合历史学学科特色,寓历史于生活中。王国杰老师感慨了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他对同学们在各行各业取得的成就表示肯定,鼓励同学们踔厉风发,扬帆再起航。王大伟老师勉励大家,要充分认识自己,时刻保持谦逊的作风,坚持好习惯的养成。曹维安老师,王成军老师,王双怀老师,徐日老师以及郭高老师分别发言,希望大家在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同时,要注意身体健康,祝愿校友们在知天命的岁月里保持心态平和,稳步前行,家和万事兴!王永安老师则回忆了与同学们相处的时光,他表示,当辅导员的经历是与大家同成长共进步的旅程,校友们都是学校西部红烛精神的践行者,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保重身体,认真工作,在今后的日子里能互相支持互相帮忙,友谊长存,记得常回母校看看!

接下来,1990届历史系1班郭童川,2班高倩两位老师作校友代表发言。郭童川讲到,30年回梦,风华正茂,农家子弟的乐观不屈和改变命运的渴望,让我在师大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感知和收获。回忆往昔,难忘呼朋引伴和课堂上的声声教诲,感谢师大给予我们的成长平台,我们特别珍惜难得的学生情谊。高倩讲到,师恩是终生难忘的,老师们讲课的风采历历在目,一直深深感动着我,30年来奋战在高考第一线,送走了13届学生,始终以老师们为榜样,勤勤恳恳,教书育人。走出师大门,仍是师大人!希望大家珍惜今朝,感谢师大,感谢老师!

最后,学院向校友们赠送了纪念礼物——一枚木质印章,它蕴含着一种“庄重、责任和信用”的精神,寄托了母院对大家的思念,希望校友们不论身在何方,都不要忘记母校和母院的牵挂,好好生活,健康快乐。为表达对学院的浓厚情谊,校友们向学院赠送“何尊”,“何尊”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记忆和独有的精神文化,以历史为刻度,继往开来,凝聚了历史人以史为鉴,潜心钻研的优秀品格。伴随着鲜花的芬芳,校友们祝愿母院桃李满天下,祝福老师们幸福平安,健康长寿。

——教育学院。7月25日,教育学院1990届教育系50余名校友齐聚师大,共聚一堂,回忆师生情。校友们共同参观了红烛校史馆、教育傅物馆,回顾母校发展历史,感受母校发展成果,并在溢香楼共进午餐,追忆同窗旧事,畅谈人生感悟,展望美好未来。

7月25日下午,教育系1990届校友代表乘坐校车返回雁塔校区,参加"回访母院"活动,共庆毕业三十周年,共叙同窗情谊、相遇之恩,怀念过往、畅谈未来。首先,校友们齐聚雁塔校区校友林参认校友树,短短的仪式中包含了校友对母校和感激志强和祝福之意,留下了美好纪念与挂念。

下午15:50,教育系1990届毕业生毕业30年回访母院座谈会在田家炳教育书院一层学习中心举行。学院党委书记荆峰,院长陈鹏,副院长阮小飞,心理学院副院长董增云,办公室主任张丽军,党委组织员唐倩,时任教师王淑兰、王启萃、司晓宏、程明度、高惠贤、胡春明、霍涌泉、田建荣、刘建君、刘华、杨黎明,以及全体1990届返校校友参加了此次座谈会。会议由曹蓉校友主持。

座谈会伊始,陈鹏和董增云分别就教育学院和心理学院的发展现状、师资队伍、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情况向大家进行介绍,共同回首昔日时光,见证当年教科院的岁月变迁,大家纷纷感慨学院三十年来蓬勃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随后,与会嘉宾共同观看了由1990届教育系校友们提供的30年前的老照片和毕业二十年同学聚会时的照片剪辑而成的视频,共同回忆青葱岁月。紧接着,参会的校友们依次发言,向恩师们汇报了三十年来各自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共同回忆了大学时光的点点滴滴,热切表达了对老师们的思念和感恩。

接下来,学院时任教师向校友们的归来表示欢迎,并表达了对他们的祝福和期盼。其中,退休老教师王淑兰向同学们讲到: "我为你们而骄傲" "你们很幸运,因为你们报考了陕师大教育系" ,同时寄予了几点祝福,一是生活幸福,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二是心态永远年轻,要爱学习、爱思考、爱劳动、爱生活;三是活好每一天,愉快每一天,处理好昨天、今天和明天之间的关系,即立足于今天的现实生活,善待往日的酸甜苦辣,同时有向往明天的美好梦想,要学会发现今天、珍惜今天、欣赏今天、做好今天、享受今天。退休老教师王启萃向同学们强调要扮演好自己人生中各个阶段的角色,并借用清代诗人袁枚的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向同学们寄予期望。司晓宏教授提到要做一个真实、充实、坦率、阳光的自己。最后,校友们向昔日恩师送上献花和礼物以表达尊敬和感恩之情。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昔日懵懂少年已成长为社会各领域的中流砥柱。教育学院1990届教育系校友们重聚母校,重游校园,拜师感恩,畅叙友谊,互诉另情,分享三十年来的奋斗经历和工作中的成绩与经验,同时感谢母校、母院为他们搭建了重聚的平台,感谢老师们的栽培之恩,纷纷表示将牢记母校母院以及恩师的淳谆教诲,不忘初心,努力奋斗,为母校、母院的发展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外国语学院。7月25日下午,外语系1990届33名校友齐聚教学六楼会议室参加座谈。时任教师韩彬梨、李炜、高益荣、王胜利,学院院长王启龙、党委书记马正平、副院长刘全国、副院长曹婷、副书记鲁燕、办公室主任王幸生、教师张思琦参加了座谈。

座谈会伊始,全体校友观看了毕业三十周年纪念视频。到场的学院领导和时任教师们分别讲述了外语学院三十年来的发展,深情回忆了当时校友们在校时的趣事和生活,肯定了每一位校友的奋斗成绩,表达了对校友们的祝福之情。主持人还通过网络连线部分校友并播放了校友录制的视频,校友们纷纷表示为师大和学院三十年来取得的发展和变化感到骄傲,祝愿学院和同学们越来越好。

接着,在场校友们依次发言,讲述了自己毕业后的发展情况和现在的工作情况,深情回顾了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对学院的发展和校园的变化感到自豪和惊喜,感谢学校和老师的培养,并对学校学院的精心安排、筹备委员会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最后,学院向校友们赠送了纪念品——致外语系九零届毕业生的一封信、印有校友们姓名的定制印章、印有师大校训的折扇。王启龙院长代表学院接受了本届校友们的著作书籍,座谈会在师生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三十载春风化雨,千万里师生情谊”。三十年,沧桑了容颜,但不变的还是那颗火热的心,那份纯真的情谊。师大和外院始终是每一位外院人坚强的后盾、心灵的港湾、精神的家园。外院将始终张开双臂,欢迎每一位校友常回家看看!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7月25日上午,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1990届校友重返母院,参加毕业30周年座谈会。座谈会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邹尚田主持,院长唐三一、副院长姚海洪、教师代表李生刚、李三平出席了座谈会。邹尚田副书记首先代表学院对校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校友们长期以来关注、关心学院发展表示衷心的感谢。

数学系1990届校友代表曾卫鹏、杜轻风、安红、杨秀香分别代表校友们感谢母校、母院为他们重聚搭建了平台,更感谢母校、母院的栽培之恩,回忆了当年求学期间的美好时光,对母院近年来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和自豪,祝愿母校、母院明天更加辉煌!

随后,李生刚、李三平老师作为任课教师代表和校友们共同回忆了当年的教学时光,并对校友们给予了美好祝愿,希望校友们可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好基础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人才,欢迎校友们常回来看看。

唐三一院长再次表达了对校友们的欢迎,并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重点介绍了学院三十年来的发展情况和取得的重要成果,他希望校友们可以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学院发展。最后,1990届全体校友向学院捐赠校友交流基金,并合影留念。

——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7月25日,物理系1990届30多名毕业生校友重返母院,参加毕业30周年联谊活动,再叙母校情、师生情、同学情。上午10点,校友们在学院三层会议室参加了毕业30周年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曹沛涛,时任教师代表钞曦旭、刘志存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曹宇巍主持。

曹沛涛代表学院向参加座谈会的校友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向远道而来参加返校活动的同学们表示热烈欢迎。希望校友们加强与母院的沟通与联系,一如既往关心学院发展,常回家看看,为学院发展献计献策。时任教师深情地回忆了当年同学们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对校友们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欣慰与赞赏。

1990届校友分别介绍和分享了30年工作生活的情况,并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将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发扬务实精神,不辜负学校的培养,不忘记学院的嘱托,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学院真是有心,精心准备返校的一切事宜,勾起了我们不尽的回忆,青年时的记忆又一幕幕重现,感恩母校。”一位校友动情地说。

会后,校友们参观了校园和学院,大家为学院的发展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回访母院”活动告一段落,但校友们对学院永远的感恩、感激与感念之情不变,同学之间的真情不变,希望校友们常回家看看,与母院携手同行,共同成长,为学院发展添砖加瓦,共创美好明天。

——化学化工学院。7月25日上午,化学系52名1990届校友相聚师大,

参加回访母院活动。教师代表房喻教授、任课教师代表周宝石副教授,在校的学院领导班子成员高玲香、薛东、王晓、焦桓、丁立平、肖新军,学院党委组织员陈钿、办公室秘书田潇、杨小刚参加了座谈联谊活动。活动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晓主持。

首先,高玲香书记分别从学科发展足迹、师资队伍现状、教学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成绩等方面向1990届校友介绍了学院的情况。高书记谈到,七十年来,师大化学人时刻坚守着西部红烛精神,用最朴实的双手书写最不平凡的教育事业,他们的成就为推动学院和学科的发展贡献力量、增光添彩,使学院和学科成为校友们的骄傲与自豪,是校友们的坚强后盾,同时也希望校友能够关注学院、为学院发展特别是人才培养贡献力量。院长薛东重点从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学科评估成果和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大突破,切实推动“双一流”建设内涵式发展等方面介绍了学院发展优势,希望校友们有更多的学科自信与自豪,带着化学人对学院一成不变的热爱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努力,共同展望未来美好的发展前景。薛院长代表学院向校友代表王琪赠送了由我院房喻教授科研团队创制的新材料刻制的印章纪念品,表达学院对校友的欢迎和牵挂。学院每一位1990届校友都拥有了这枚独一无二的刻印自己名字的印章。

随后,教师代表房喻教授做了语重心长的讲话,回忆了校友在他课题组时的点点滴滴,通过向校友介绍我校教育博物馆的创办过程阐述他对教育的理解。他提到“我们所有人都从事着一份最重要的事业,教育。人一辈子真正决定命运的可能不是出生,而是后天接受教育的情况。遇到一个好老师,一个好学校,孩子可能一辈子就能好好成长起来。”房老师鼓励校友:“教师是一份崇高伟大的事业,希望大家都能好好工作,为我们苦难的民族多培养一些人才,为了国家民族多做一些贡献。”

为感恩母校培养、感念老师教诲,心系母校发展的1990届返校校友们特别捐款1万元,用于支持任课教师薛封和老师捐资设立的“滴水奖学金”。

白驹过隙,不变的是刻骨铭心的师生情谊与同窗之情。25日下午,校友们再次相约回到雁塔校区,追忆往昔美好岁月。并邀请到了章竹君、吕九如、薛封和、王志琪、李文恺、张培梧、曹乃生、张志琪、杨辉祥、陈亚芍、杨文玉、胡道道、胡满成、李宝林、刘守信、周宝石、汤发友、张八合等时任教师开展师生联谊会。老师们又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让学生受益终身。三十年前的故事恍如昨日,师生间的感情从未随着时间消散。

——生命科学学院。7月25日上午,生命科学学院在格物楼3201举办1990届校友返校座谈会,时任教师代表、学院党政班子全体成员参加了座谈会。同时,座谈会还开通了云端腾讯会议平台,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座谈会由原1990届生物系2班学生团支部书记、西安森兰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李鹏主持。

院长夏海滨代表学院对回到母校重聚的各位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他从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科研平台、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等方面向校友们介绍了学院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和取得的成绩,感谢大家对母校的关心和支持。学院党委书记李恒朝谈到,感谢各位校友在各行各业的努力拼搏,为母校、为学院争得了荣誉,真诚欢迎大家为学院的发展建言献策,共同促进学校和学院的发展,母校的大门永远为各位敞开。

安书成、谢建三、顾蔚、梁刚、佘小平、杨建雄、张迎春老师分别回忆了30年多前与校友们的点点滴滴,对大家在工作上的优异成绩表示赞赏,对校友们一直以来对母校的支持表示感谢,希望各位校友保重身体、劳逸结合、美满幸福。校友代表红牛集团公司的张健厂长、浙江师范大学的欧阳伟教授、原渭南铁二处中学校长的王军、铜川第一中学教师郝巧玲分别发言,感恩母校曾经给与的美好年华,感谢各位老师曾经的慈爱与严格,在母校的成长始终铭记在心,祝愿各位老师身体健康、生活美满,祝愿母校越来越好。随后,校友向学院教师代表赠送了纪念品。

座谈会后,各位校友参观了学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药用植物标本馆,并合影留念。

——计算机科学学院。7月25日上午10点,1990届返校校友们前往文津楼学院报告厅参加回访学院联谊会。学院院长王小明,党委副书记袁冰,副院长李鹏、马苗、董春生,时任计算机科学系主任曹豫莪教授出席了会议。联谊会由学院党委书记黄怀平主持。

王小明院长首先致欢迎辞,他代表学院对1990届校友重返母校表示热烈欢迎,向校友们表达了亲切的问候,对校友们在各行各业取得的突出成绩表示祝贺,感谢校友们的努力铸就了母校今日的辉煌,希望校友们能继续为母校的改革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马苗副院长向校友们汇报了学院发展的情况,重点介绍了学院人才培养、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对校友们给予学院的关注和支持表示感谢,欢迎校友们常回母校看看。与会人员一同观看了学院《牢记初心 不负韶华》院情宣传片。

随后,魏武华代表1990届校友向学院赠送了纪念品,由李鹏副院长接受纪念品;姬户利代表1990届校友向学院捐赠校友交流基金43500元,由董春生副院长代表学院接受捐赠。

党委副书记袁冰代表学院向1990届校友赠送了纪念品,包括印有学院文化标识、校友本人照片、学校图书馆照片的水晶摆台,刻有校友本人姓名和学号的纪念戒指,校友入学时的过塑学籍卡复印件、文化衫和学院定制文化扇。李向军、马锐、罗明辉代表校友接受了学院赠送的纪念品。校友们还向时任系主任曹豫莪教授赠送了鲜花和礼物,在场同学向曹教授鞠躬致敬。

座谈会上,大家表示,三十年来大家虽然各奔东西、聚少离多,但是始终惦记着同学之间的真挚与祝福,并时刻挂念着母校与学院。校友们深情感谢了老师们当年的辛勤教诲,他们一一向学院汇报走上工作岗位三十年来各自的情况和取得的成绩,纷纷表达了对学院和学校的祝福,表示将更加关注学校、学院的发展,一定会常回校看看。

最后,黄怀平书记进行了总结讲话。他指出,1990届学生是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系第二届本科生,在学院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身份,学院师生对各位校友充满了敬意。疫情期间,仍然有14位校友克服困难回访母校,展示了1990届校友对学院的情怀,学院师生对此表示诚挚的欢迎。他指出,1990届校友响应学校号召,踊跃向学院校友交流基金捐款43500元,给学院师生树立了好的榜样,学院向1990届校友表示由衷地感谢。学院校友工作刚刚起步,学院将迅速加强校友数据库建设,搭建校友与学校联系的高效、便捷、实用、温馨的平台,为校友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联谊会后,14位校友在本班班旗上签名并合影留念,参观了教育博物馆、校史馆等。

——体育学院。7月25日上午,庆祝体育学院1990届校友毕业30年座谈会在学院多媒体报告厅举行,1990届校友代表、时任教师代表、学院党政领导20多人欢聚一堂,共叙师生情谊,展望美好未来。会议由体育学院党委书记石海燕主持。

首先,史兵院长代表学院致欢迎词,他对1990届校友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回顾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群体竞赛、社会服务方面取得的成就。重点阐述了1990届校友毕业后学院30年的变化。他强调体育学院现在人才培养层次齐全(博士、硕士、本科),在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四个学科方向取得丰硕成果,成为在西北地区领先的、国内有重要影响的体育学院。希望校友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更大的成绩,也希望校友长回校看看,为学院的发展献计献策。

1990届校友代表张少林在致词中表示,感谢母校和老师对他们的辛勤培养,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一直激励着他们,使他们成长为各自岗位上的有用之才。他还总结了自己在校学习和毕业工作后感悟,对学校、学院30年取得的成绩表示衷心的祝贺,祝愿体育学院取得更辉煌的成就,祝福老师们身体健康。

时任教师代表张庆宝在发言中回忆了30年前同学们学习、生活、训练的点点滴滴,还从学校发展和校友个人发展的角度,阐述了体育的重要性,勉励各位校友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中,努力奋斗、拼搏进取,开创更美好的未来,为母校增光添彩。

会议中,1990届校友分别介绍了自己在过去30年中的发展情况,时任教师王元周、陈忠岳、哈庆珍、李登光、马亚妮在发言中回忆了和同学们朝夕相处的峥嵘岁月,回味同学们在校期间的趣闻轶事,勉励同学们继承学校优良传统,发扬体育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会后,校友们和时任教师参观了学院实验室和体育场馆,观摩了我校男子排球队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