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2005届新闻系毕业十年回校再聚首

发表于:2015-07-22 阅读:

    (通讯员 王蓓蓓)十年仗剑心不单,千里相聚俱欢颜。近日,新闻与传播学院2001级(2005届)校友汇聚母校,举行毕业十年聚会。
    聚拢是一团火,散开是满天星。10年前,同学们带着母校“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嘱托,从师大出发,奔向祖国各地建功立业。10年来,大家饱含“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新闻情怀,在各自的岗位上大显身手、奋力前行,有的在报社、电视台成为知名记者,有的创建了自己的文化传媒公司,有的成为了一名高校新闻与传播学教师,有的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工作,大家虽然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岗位,但始终坚守着师大人的精神,展示着师大人的形象。
    2001年,同学们刚入学时,曾在雁塔校区学习生活一年。当日上午,大家在雁塔校区相聚,握手拥抱,喜极而泣。大家又一次来到当年上课的教学五楼,晚点名的逸夫科技楼,入住的公寓三楼、四楼,还有处处充满回忆的学子食府、墨香斋、思源阁、银杏坡,拍照留念,遥想当年,一切都变了,一切又好像都没变,还是原来的风景,还是熟悉的味道。
    最是难忘师恩重。中午,同学们和学院的老师欢聚一堂,大家逐一向老师们汇报了自己10年来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向老师们致以敬意和谢意。当年的新闻系主任鲍海波老师大气如虹,祝大家工作顺利、生活幸福,教授《中国新闻史》的李雪老师即兴赋诗一首“四年苦短十年长,万语千言杯底藏。朗朗乾坤终有时,再登雁塔报春光”,教授《新闻写作》《新闻评论》的田大宪老师专门带来了当年同学们的成绩登记表,教授《传播学》的许加彪老师讲起了当年上课的小细节和小故事,辅导员何明家老师又点了一次名,大家为老师们热烈鼓掌,频频举杯,畅聊往事,互诉衷肠。
    2002年新校区启用伊始,大家作为第一批拓荒者进驻了长安校区。当年,长安校区只有文津楼、阳光苑和ABCD四区宿舍;当年,上课要翻土坡,购物总在茅坡,出行要坐600,“非典”要封校;当年,大家共唱着陈奕迅的《十年》,依依不舍告别母校奔赴祖国各地,约定十年之后再相聚。10年过去了,长安校区的发展早已焕然一新,同学们顶着烈日,来到恢弘大气的图书馆,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学校博物馆,来到修葺一新的阳光苑,再次品尝了可口的饭菜和饮料,来到当年的学生宿舍A区、D区,又一次回忆起当年宿舍的情景,看到在校园里穿梭的“小黄”、拔地而起的新勇学生活动中心,毕业后才修建的格物楼、致知楼,还有焕然一新的茅坡国际,无不为母校的发展感到骄傲,无不为作为一名师大人感到自豪。
    学校校友会专门为同学们准备了陕师大校友纪念徽章,这些珍贵的礼物,将同学们的心与母校紧紧拴在一起,成为记忆中永远的珍藏。
    相聚总是短暂,情谊永远相随。两天的相聚,是四年大学生活的美好回忆,是毕业十年的惺惺相惜,更是对青春年华的最深致意。无论身在何方,我们始终想着师大、念着师大;无论家在何处,师大始终都在我们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