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失的民俗文化需要摄影的记录来保留,原生态的生存需要我们近距离的关注。”4月22日,著名摄影家、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李泛个人摄影展《存在的神情》在位于北京华贸购物中心的爱普生影艺坊隆重开幕。
著名摄影理论家、清华大学教授韩子善,著名摄影批评家、诗人黑盾,著名摄影理论家藏策,中国摄影家协会党组成员、副秘书长、著名摄影家解海龙,著名摄影家、尤金·史密斯奖获得者卢广,我国著名战地记者、军事摄影家、摄影评论家、《解放军报》高级记者刘铁生大校(历任《解放军画报》记者组长、编辑部主任、副社长),《中国摄影》主编陈仲元,《大众摄影》副社长郑壬杰,新华社中国图片期刊社副总编、高级记者于志新,韩国著名策展人石宰砚教授,我校校友、榆林市常务副市长高中印,美国驻中国大使馆领事、参赞等悉数出席。
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来自李泛先生多年来所拍摄的三个享誉业界的专题:“凉山彝家”、“塔吉克人”及“云南基督教”,呈现给观众一个个民族原生态的生存状况,纯真的西部民风民俗跃然于照片。开幕当天,有12幅摄影作品被国内外藏家收藏。
作为当代著名摄影家,李泛从事摄影创作20多年,在国内外赞誉一片,曾荣获国内外数十项大奖。李泛一直以来不断对摄影技术、摄影风格进行探索创新,希望用镜头留存即将消逝的历史、文化以及人类的生存状态。“西部固然生存处境艰难苦难,但那里的人们比城市的人更享有灵魂层面的富足。作为一个摄影家,有责任对一些将要消失在人类文明图景中的生活方式或思想状态留下历史记录。”李泛说,“比如在外人眼里生活苦难的彝族人,几千年来却在荒凉而贫瘠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强大的信仰是他们独特的文明之根。从另一个层面上,彝族人比任何一个民族更懂得明察天意,他们有自己的方式保护自己的民族。现代文明不过是一个维度罢了。”李泛的作品在色彩、构图、画质、细腻程度、光线的经营等方面,都很有自己独到的地方,真实感人。彝家人日常生存的境况、塔吉克人平常日子里的淡定、云南基督徒坚守信仰的虔诚,一幅幅真实的照片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与心灵上的震撼。而这些照片艺术效果通过大幅展览成功再现,还要归功于爱普生大幅面打印机及其独有的“艺术微喷工艺”,使打印出来的照片仍然拥有完美、细腻的画面。
据悉,此次影展将持续至5月31日。在此期间,观众可走进爱普生影艺坊感受由爱普生艺术微喷工艺再现的西部民俗文化,近距离关注西部少数民族的原生态生存。
影展详细信息:
展览主题:存在的神情
展览日期:2012年04月21日—05月31日
展览地址:北京爱普生影艺坊(国贸桥向东1公里西大望桥东北角华贸购物中心L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