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金贵。童心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极其宝贵。在物质生活日益富裕的今天,要讲求精神生活的丰富,童心不泯就显得尤其珍贵。对于现实生活中一些不健康的心态和状态,像物欲、权欲、贪欲过度,利欲熏心等等,童心就像一面“照妖镜”,会将这些过度的、丑陋的、异化的心态或行为过滤涤清。常怀童心,能让人回归到一种和谐、美满、健康的家庭、工作和社会氛围。
郑虎曾任国有动画企业负责人多年,现在又担任着中国影协儿童电影工作委员会会长。基于工作的性质,他的经历给他带来的最深体味和勉励就是:童心和真爱,会让一个人乐得其所、走得更远。

郑虎出席并主持在京召开的中国电影家协会儿童电影工作委员会年度工作会议
01童心无邪,至真至纯

郑虎(左2)在浙江永康出席儿童电影产业发展座谈会
庆幸于自己从事着儿童电影这份神圣而美好的职业。郑虎真切感受到:拍儿童电影,无论是拍适合儿童观看的美术动画片,还是拍适合儿童观看的真人故事片,实际上都是在关乎童心、走进童心、反映童心、守护童心、与童心相伴。都说成人是在为孩子们拍电影,是在为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精神食粮,其实,成人在为孩子们拍电影的过程中,也是孩子们让大人们面对童心世界而远离世俗、受到净化、变得年轻,更加懂得童心的价值、童心的魅力,永葆童心。
伴随着执业和为儿童对象服务的过程,郑虎一直在揣摩着“童心”。在他看来,童心是本真的自在,无暇的纯美;童心是天真烂漫,心正无邪。人长大了,还总是会留恋自己的童年。因为,童言无忌、情真意切、无忧无虑,童年没有虚头巴脑、没有利欲熏心、没有尔虞我诈、更没有趋炎附势。因为,是童心造就了童年的纯美、和谐、知足。而常怀童心者,一定是真在于心、爱在于行、善待周遭、心态康健、直述情怀;常怀童心者,也一定不会花言巧语、言不由衷、巧取豪夺、坑蒙拐骗、媚上欺下、拜金贪婪;然童心永驻的人,也一定是不贪图、不强求、不计较、能舍弃、讲大爱,面对不公不满也常常一笑了之者。
他记得,有一次在广州举办一部儿童动画电影残障孩子专场献映,影片播映中这些虽有智力障碍的孩子,却会随着剧情的进展,情不自禁地欢乐、鼓掌,他们各个神采奕奕、童心荡漾。放映结束后,居然有位身患孤独症、多年没说过话的女孩子,拽着母亲找到郑虎,激动而结巴地对他说:“叔……叔……,我……想……画……漫……画。” “哇,女儿开口说话了,做母亲的感动到潸然落泪,我也被感染到眼圈湿润。” 郑虎深受感动。原来,动画电影对任何孩子都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并能激发出孩子的童心、童真与童趣,作为儿童电影从业者我们感悟童心,总在与至真至纯相伴,足矣。
02岁月不老,童心不泯

反映孩子“减负“主题的儿童电影《爷爷的牛背梁》在京举办中国少先队建队纪念日特别献映活动。郑虎(左2)任该片总监制,迎接并陪同欣然出席的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同志(中)观看全片
“童心”倒也不全然是孩童的专利。那些老话不过时:成人只要调整好心态,只要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要让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欲熏心、权欲意识左右了自己,那童心永驻、自在人生,也就会成为大概率的可能。童心,会让成人得以净化;童心,使人生不会因为功名利禄而“生锈”;童心,更不会让人生因为贪欲过剩而异化到“变质”、“变味”。充满真善美的童心的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注定是人生最美好的境遇。
工作中,每当郑虎为了新片创作采风抑或为了成片宣发而走近儿童,都会被孩子清澈的眼神、纯美的内心、真实的行为、由衷的欢笑而感染和触动,孩子们不会作假、内心没有污浊、表里没有不一、情感没有粉饰,童心是金贵的,童心永驻的人生就不会缺少纯美洁净的“养分”。

郑虎(右2)在深圳调研优秀的嘉美文创(深圳)有限公司
人生就像一趟必须开往终点的列车。沿途,亲朋故交有上有下,也许再亲的人都不会陪你到终点;沿途,工作岗位如同站站衔接不能停息,也许工作不是样样如意;沿途,还有诸多无奈花落去;沿途,也有选择不成自叹息;沿途,更有数不清的喜怒哀乐伴随你。人生旅途,倘若能不把身外之物看得太重,而能把金贵的童心“打包”一起走,童心,一定会为人们洗去一路的风尘,带给他们人生不可或缺的快慰,也让他们不再觉得人生“苦短”。
在郑虎看来,人生常怀“童心”,不是一种低智的维持,也不是一种出世的消极,而是一种对人之所以为人的社会属性下的、必须的社会价值实现后,再经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体味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后的返璞归真,而且,深明大义的家国情怀、为人处世的温良恭俭让、知足常乐的良好心态等等,也都包含在了成人更有丰富蕴含的智慧“童心”中。
郑虎提到在美影厂供职而神交的“老顽童”戴铁郎先生,这位令人尊敬的老导演、《黑猫警长》之父,给他最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就是乐观、简单、可爱、亲切。戴老年迈了依然独居斗室,家具简陋,爱喝可乐,生活简单。虽然患有白内障行动不便,但他不悲观、不抱怨,还总给人以乐呵、力量和温暖,戴老见他常会握着他的手说:“虎厂长的手有力。”郑虎深感这幽默的话语,是关爱,更是鼓励。永葆童心的戴老,不计名利、不计得失、不计贫富、乐得自在、心纯明,所以才能创作出那些富有童趣、伴随童心、激励成长的经典动画作品,令人永远敬佩。
03爱心浇筑,经典永存
想到了戴老,也让他对曾经工作服务了多年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产生了怀恋,对于职业生涯中有十几年时间能够在上海美影厂工作,他深感荣光和满足。
踏进上海美影厂,你就会置身于中国动画辉煌的历史,你就会亲近于中国动画一批大家的身边,你就能饱览于中国动画作品的精彩,你也能感受于中国动画美学的魅力。因为在美影厂从事管理、创作、运营多年,他耳濡目染于美影厂的一切,因此郑虎发自内心地原创了一句话:经典不会退色,怀旧也是时尚。这句话是他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面对记者朋友的提问由衷表达出来的。
了不起的上海美影厂成立于1957年4月。她是中国动画的摇篮,先后创作出品了500多部美术动画长片或短片,获得过200多个国内外奖项,一代代美影动画艺术工作者,创立了中国动画发展历史上的“两次高潮期”和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动画学派”。多年的亲近、学习和研究,郑虎对中国动画发展历史中的两次高潮及中国动画学派做了些归纳梳理,大致可以分享如下:
1、中国动画的第一次高潮期:20世纪50-60年代
代表作:《骄傲的将军》(1956/木偶片)、《猪八戒吃西瓜》(1958/剪纸片)、《大闹天宫》(1961—1964)、《小蝌蚪找妈妈》(1961/水墨片)、《牧笛》(1963/水墨片)、《半夜鸡叫》(1964/木偶片),等等。

创作特征: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为标志,水墨片、木偶片、剪纸片多片种诞生,动画长片和短片相互益彰,中国动画学派形成,国际影响日增。
2、中国动画的第二次高潮期:20世纪80年代
代表作:《哪吒闹海》(1979)、《雪孩子》(1980)、《三个和尚》(1980)、《九色鹿》(1981)、《天书奇谭》(1983)、《黑猫警长》(1984)、《葫芦兄弟》(1988/剪纸片)、《阿凡提的故事》(1979/木偶片)、《山水情》(1988/水墨片)、《舒克和贝塔》(1989)、《宝莲灯》(1999),等等。

创作特征:水墨片、木偶片、剪纸片等多片种繁荣,动画长片、短片、电视系列片并济,中国动画学派继续发展,享誉海内外。
3、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动画学派”
郑虎对“中国动画学派”做了三个基本内涵特征的概括:其一、作品选题内容大多来源于中国文学名著、民间传说、寓言典故等;其二、作品艺术表现手法借鉴取材于水墨、木偶、剪纸等民间艺术国粹;其三、艺术家群体纯粹而专注地创新探索中国民族动画表现样式,推陈出新、各显其能、互补合作,奉献出多样化的中国美术动画片作品,丰富了世界动画的内涵和样式,得到国际广泛认可,彰显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每每回味起被称为“陪伴我长大的”上海美影厂的经典优秀动画作品,你就会发现:它们充满着正能量,饱含着真善美,还不失童心、童真和童趣,孩子们看了会喜欢,大人们看了会快乐。比如《大闹天空》里的天马行空、美轮美奂、匡扶正义,《阿凡提的故事》里的机智、幽默、爱心,《雪孩子》里的爱恋、呵护、奉献,《宝莲灯》里的善恶美丑、母子情深、爱憎分明,《黑猫警长》里的勇敢、正气、科普,《葫芦兄弟》里的团结爱护、不怕困难、扬善罚恶等等。美影厂的这些传世作品,大概就是对艺术作品要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最好诠释。

郑虎说到,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为我们拥有着这么了不起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而感到自豪。
04真爱如山,心向光明
回想自己在上海美影厂工作的那些年,郑虎能坚持始终,初心不改,踔厉勇进,不外乎两方面原因。一是,他真爱着上海美影厂,她今天依然是中国动画的标志,她所奉献的为数众多的动画作品,伴随着一代代人成长,着实了不起;另一方面,他对创立了享誉海内外中国动画学派的上海美影厂,有着强烈的文化认同,由此也激发了他深深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律。那些年,郑虎愿意为她不计个人名利得失而拼搏付出,全是因为对她的真爱如山。
今天想起在美影厂的真挚付出,有不少亲身所为还是历历在目。
2007年,郑虎上任伊始,就融资发起举办了纪念美影厂建厂50周年“我喜爱的国产动画形象评选”,以此为美影厂那么多经典动画形象激活而暖场、启航;
2008年,在精剪影院版《葫芦兄弟》宣发中,郑虎发起并携《葫芦兄弟》新片到汶川大地震不久的都江堰,为帐篷区孩子举办“七彩葫芦娃、团结抗灾”赈灾慰问巡映;
2009年,郑虎想方设法为新片《马兰花》融资几百万,宣发阶段不辞辛劳,在京配合举办了吴克群、许茹芸、翁岚为本片配唱主题歌的首发式,在沪协调举办了林志玲、黎明、姚明、陈好等明星配音阵容集体亮相的上海东方卫视“闪电星感动”慈善首映礼;
2010年,为精剪影院版《黑猫警长》后期制作及宣发,赴京邀约到08奥运会红遍全国的林妙可为该片演唱主题歌,还有为白毛班长配了音;
2012年,郑虎为动画新片《少年岳飞传奇》融资几百万,又与演员胡歌在杭州岳庙举办首映礼,还与黄晓明在京举办他为该片演唱主题歌的首发式;
2015年,为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郑虎作为制片人紧锣密鼓主抓了动画电影《犹太女孩在上海2:项链密码》合拍项目,该片获得当年国家电影局唯一一部特别推荐的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国产献礼动画电影,并得到了国家和上海的大力资助;
2016年,郑虎以援疆文化项目之名,启动、主抓了全新影院动画片《阿凡提之奇缘历险》项目,并作为该片的总制片人;
2017年,不断振兴发展中的上海美影厂迎来了60周年生日,郑虎作为厂里党政业务一把手,特别主持召开了“中国动画学派的创立与发展”大型纪念座谈会等等。
众所周知,本世纪前十几年,是中国动画发展的振兴与市场化改革时期,郑虎身在美影厂也感受到了种种的困难,但是,他真爱美影厂这个中国动画底蕴深厚的 “家”,再难也不怕,他为她坚持到了最后,无憾无悔。今天郑虎依然深爱着美影厂,他为美影厂取得的进步感到由衷喜悦,他由衷祝愿并相信美影厂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05永怀真爱,踔厉前行

郑虎为中戏文工程第六届全国戏剧编剧研修班做专题讲座
因为深怀真爱,所以郑虎常会参照国际电影业发展的坐标系,包括参照国际重工业电影发展水准与全产业链发展能级,来看我国影视动画和儿童电影发展现状,我们的差距还很大,任重而道远。郑虎说道:“我的切身体会是,要做大做强我国的影视文化企业,在管理人才、创作人才、经营人才等多类人才必须具备并且让其各显所能的前提下,着力打造企业不可或缺的‘品牌、内容、市场、资本’核心要素,极其重要。”
“我们还要着力加大国产电影供给侧改革,多出具有民族性、当代感、国际化的电影精品优品,不断满足观众多元化观影需要,激发人民币千万以上的中国票房市场潜力,并且能在包含着‘创作、制作、宣发、衍生、传播、资本’等多要素的电影全产业链条上,多方、多点富集资源、协同发力,以更多可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回馈社会、产业、资本等等。”
韬光逐薮,含章未耀。作为电影人,郑虎为此也不能停下脚步。

郑虎参加在家乡西安举办的“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应邀参加陕西青年电影制片厂成立仪式
2022年是中国儿童电影诞生一百周年,身为中国电影家协会儿童电影工作委员会会长,郑虎思考良多,责无旁贷,必须有所作为。2021年8月,他以发起人及组委会副主任身份,参与启动了“电影中国:首届儿童电影剧本评选和作品孵化活动”;2022年9月,中国电影家协会儿童电影工作委员会与郑州市委宣传部、郑州市文联联合主办了“儿影百年、象新未来:金童像儿童电影周”活动;2022年11月,在厦门金鸡百花电影节“金鸡电影论坛”上,他筹划、主持了反响热烈的“筚路蓝缕、玉汝于成——纪念中国儿童电影百年创作与发展论坛”等。


郑虎主持(上左1)金鸡电影论坛“筚路蓝缕、玉汝于成——中国儿童电影百年创作与发展论坛”,并与论坛嘉宾及现场听众代表合影留念(下立排右4)
郑虎乐此不疲、尽心尽力,为了孩子所需、也为了自己所爱,唯有以一名童心未泯、深怀真爱的儿童电影从业者,勤勉努力,踔厉前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心有繁华,四季皆春。
校友简介

郑虎,我校原生物系1980级学生,1984年毕业留校工作,兼任生物系1984级学生班主任,后调入自然辩证法教研室从事科学哲学交叉学科研究,并承担全校理科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教学工作,在校获评副教授、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1998年人才引进举家迁赴上海工作和生活至今。中国电影家协会儿童电影工作委员会会长,国家电影智库研究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南湖戏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前任党政负责人,曾任上影集团总裁助理;资深策划人、制片人;上海戏剧学院等高校客座教授、产教融合特聘专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