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6日,陕西师范大学云南校友年会暨基础教育教学与管理改革发展论坛在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隆重召开。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代表、云南校友代表及教育界同仁等上百人齐聚一堂,共襄盛举,为推进西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凝聚校友力量 共绘发展蓝图
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李秉忠通过视频连线并发表致辞,向云南校友致以诚挚问候。他充分肯定了校友会在服务地方、助力母校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并指出:去年母校刚刚庆祝了80周年华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希望云南校友会以共建红烛智库、共筑人才虹桥、共享数字纽带为抓手,以织密校友情感纽带、强化发展纽带、筑牢精神纽带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希望广大云南校友做“西部红烛”精神的传承者做教育创新的实践者,做青年校友的引路者,做校地合作的联络者,把握时代机遇,在各行各业新赛道勇立潮头。

本次会议由云南校友会名誉会长张仲华主持。会上,云南校友会会长郭子孟作年度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校友会在服务校友、支援地方建设、庆祝母校华诞等方面的工作成果,并对新一年的工作进行了展望。副会长王杰向全体校友汇报了年度财务收支情况。会上由范芯校友宣读了各地校友会的贺信,由副会长卢峰宣读了《陕西师范大学云南校友会杰出校友、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表彰决定》并进行了表彰。

陕西师范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刘洪超现场宣读了《关于成立陕西师范大学云南校友会昭通、文山、德宏、怒江4个州市校友工作站的批复》,并代表学校为临沧市第一中学授牌“优质生源地”和“就业基地”。临沧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冯应舟表示,临沧第一中学将以此次授牌为契机,深化与陕西师范大学的合作,共同为西部教育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聚焦前沿话题 共探教育改革
主题大会结束后,举行了“基础教育教学与管理改革发展论坛”,与会专家围绕“三新”教育改革、新高考升学规划、教师专业化发展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郭响宏以《“三新”背景下高水平教研与教学的思考》为题,结合全国高考改革形势,提出“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重构课程设计”“教研活动数字化转型”等策略,强调“以学科融合破解教育内卷”和建立“跨学科教研共同体”对边疆学校突破资源瓶颈的实践价值,引发全场热议。
我校校友、云南生涯规划研究院联合创始人赵西西老师则以《做好新高考志愿规划与选报》为题,用大数据模型解析云南省新高考政策,提出“生涯规划前置化”“学科选择与职业锚点联动”等策略,直击边疆民族地区学生志愿填报信息不对称的痛点,为基层教师和学生提供科学实用方法。
临沧市第一中学副校长尹以波系统阐释《诚以载道 行稳致远--建构“细严实新恒”的学校治理体系》,以“精细化教学教研管理机制”“新高考改革探索的实践案例”等实例,展现边疆名校的管理智慧。
我校校友、楚雄州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普桂萍用三十年特教生涯的感人故事,诠释了“师者仁心”的真谛;我校校友、昆明市第三中学滇池星城校区执行校长茶建楠则以其从基层教师到管理者的成长经历,生动诠释了“以爱育人”的教育理念,激励青年教师坚守教育初心。
陕西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西部果品资源高值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白浩教授带来的《AI赋能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发展》主题报告将论坛推向高潮。他现场演示了AI备课助手、智能学情分析系统动态跟踪学生知识盲区和优化教学设计等功能,帮助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学校教学效能跨越提升。

传承红烛精神 续写奋进新篇章
本次论坛成果丰硕,为广大校友服务云南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陕西师范大学云南校友会表示,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凝聚校友力量,助力母校“双一流”建设,服务云南教育现代化进程,让“西部红烛精神”在云岭大地薪火相传,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