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校友风采 | 刘宝元:潜心土壤侵蚀研究,坚持实地考察探索

发表于:2023-12-12 阅读:

       他深入黄土高原、东北黑土地和青藏高原,在土壤侵蚀机理与模型、土壤侵蚀监测与评价、土壤侵蚀实验研究等方面做出卓越贡献;他创立了中国土壤流失方程,并主持设计了2010-2012年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土壤侵蚀普查,制定了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实施方案;他创建了陡坡土壤侵蚀地形因子公式,填补了国际陡坡侵蚀研究的空白。他,就是“全国野外科技工作先进个人”,我校1982届地理系校友刘宝元。



       2022年7月,已经63岁的刘宝元再次带领团队,开展了国家第二次青藏科考工作。这次考察旨在填补青藏高原无人区土壤侵蚀定量研究的空白。早在十年前,他在三次走进青藏高原时就发现了该地土壤独特的侵蚀特点。通过每年一次的三江源野外踏勘,刘宝元与团队积累了丰富的实地经验。他的发明专利——“一种土壤风力侵蚀测量方法及装置”为土壤侵蚀规律研究提供了更准确、更适用的科研测量方法。此外,刘宝元还领导团队研发了多项水土流失监测仪器,如人工模拟降雨机、径流泥沙全剖面采样器、径流泥沙自动采集器等,并获得多项发明专利。他还主导编制了我国土壤侵蚀径流小区和小流域监测手册降雨试验,并获得“全国野外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1996年,刘宝元在美国完成了土壤水蚀预报项目WEPP后选择回国。这为他后来在中国土壤侵蚀模型研究领域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在近30年的工作中,他一直带领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野外踏勘考察。2022年,刘宝元领衔的“区域地理理论与实践教师团队”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或许,这并不是他年少时设定的职业目标,但对于珍惜当下、用心做好每一个阶段的人生态度,一直激励着刘宝元成为土壤侵蚀研究领域的先驱者。



校友简介


       刘宝元,我校地理系1977级校友,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以及美国农业工程学会会员等职务。主要从事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基金重点项目、欧盟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多项省部级课题,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骨干教师及重点项目的获得者。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于2005年获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先后发表近40篇(部)论文(著),其中10余篇被SCI和EI收录。